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部分“双一流”大学生转战“双非”高校, “逆向考研”为哪般?

2023-01-05 18:11: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思羽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474万人的数字再次刷新了全国报考人数的历史,不断扩大的报考规模使得考研的竞争压力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在“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下,与往年考生普遍倾向于“向上考”、进阶名校不同,近两年来,“逆向考研”“考研倒流”现象更引发社会关注。“逆向考研”为哪般?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逆向考研不仅仅是考生对于自我认知的务实选择,更是结合社会形式、专业发展等作出的综合判断。

“双非”院校“异军突起”

所谓“逆向考研”,即区别于传统考研“双非”考“双一流”高校的情况,“双一流”名校生反过来去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的情况。近几年来,虽然考研人数总体上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在不同高校却呈现着不同的变化,而逆向考研就是近两年来较为明显的现象。

去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就注意到,“双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增速放缓,相比之下,“双非”院校的报考热度上涨,考研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其中西藏民族大学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同比增长123.2%。去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发布了学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数据,指出学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为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学校的18个学院,其中不乏有来自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的本科生。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3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在今年的报考中,部分“双一流”大学报考人数增长水平明显低于“双非”院校,南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双非”院校的报考增长率普遍较高,2023年报考云南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为9486人,比2022年的报考人数增加了3385人;2023年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5000人大关,达到5087人,比2022年增加1441人,增长39.52%;延安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增长率也超过了30%。从中进一步反映出当前部分考生在逐步降低考研目标,不再一味追求上名校。

有“被动降级”,也有主动选择

逆向考研为哪般?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与多位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在逆向考研的队伍中,既有迫于压力的“主动降级”,或一志愿失败后的“被迫逆向”,也有出于专业、导师、学历等明确目标的主动选择。

袁凯(化名)原本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在考研“一战”失利后,他对自己未来的学业和求职方向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在明确自己想要借助研究生学历来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求职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待遇时,袁凯降低了自己的考研目标,最终顺利考到了天津财经大学。来自北京大学的倪好(化名)则表示,身边也有同学选择了“逆向考研”。“我有一个同学主动选择了同济大学,虽然也是‘双一流’,但排名要比北大略低一些。之所以选择同济大学,是因为她的研究方向和这所学校的一位有名的教授很契合。”还有一些学生表示,虽然有一些院校不是“985”或“双一流”高校,但知名度未必比“双一流”高校差,如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公安大学等都是实力强劲的高校,逆向考研体现的是从“挑学校”到“挑学科”的思想变化。

当然,也有很多学生表示逆向考研实属“无奈之举”。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的林青(化名)表示,自己第一次考研时选择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但却没能如愿。在“二战”时,林青最终选择了同样是“双非”的济南大学。

逆向考研不是“躺平”

据分析,造成逆向考研现象还具有着多重原因,包括高等教育普及化导致的学历贬值;社会对人才评价与筛选的门槛不断提高;考研竞争加剧,让一些人的核心关切变为解决考上的问题,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等。一考研培训机构的教学组长梁伟认为,逆向考研的背后,一方面是“双一流”院校的保送名额较多,加大了考生的备考难度和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虽然当前考研人数不断增加,但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他们也很清楚自己难以考上名校,种种原因之下,只好降低期望值。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逆向考研这一现象在网络中也引起了热议。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但也有人提出逆向考研只是对自我的一种合理定位。对此,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逆向考研并不是“躺平”,而是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逆向考研体现出学生在考研选择上更加趋于多样化。”王忠武表示,高校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越往上走竞争越来越激烈,难度越大。同时,在求职过程中,研究生学历更成为部分岗位的必要条件,学生想要通过实用型、前景更好的专业争取更多机会,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因此王忠武认为,无论是正向考研还是逆向考研,无论是自我判断还是被动选择,都不是在“原地踏步”,应该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去看待。

需综合考量做出理性选择

谈起逆向考研,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戴步云也深有体会。早在2008年,戴步云就从中国农业大学跨专业考到了江西师范大学,成为逆向考研的“早期代表”。“我本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因为想跨考心理测量学,觉得很难考上名校,而江西师范大学的这个专业方向在全国排名前列,综合考虑之下便选择了该学校。”硕士毕业后,戴步云又考取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博士,博士毕业后回到江西师范大学任教。在戴步云看来,逆向考研既要考虑专业实力,也要考虑自身实力。“除去保研的学生,很多名校的本科生确实会考不上自己学校的研究生,反而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高校专业实力进行多样选择。”戴步云说。

综合多种原因,梁伟建议,理工科专业对技术要求较强,学生可以考虑专业更强的学校,而文科类等专业性不是那么强的专业,学生则可以考虑冲一冲名校,这在求职时会有很大帮助。

此外,王忠武还提到,对人的投资是最有收益的投资,若一时未能达到目标,也要积极调整心态,还要继续奋斗、积蓄力量,做好准备时刻等待机会的到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