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教育扩容:家教立法、劳动立身

2022-12-29 17:08: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2年马上也要成为“去年”了。回首这一年,我们还清晰记得年初时为自己定下的“小目标”,也不难忘记疫情面前共克时艰的努力。曾经的收获和过往,或被珍藏在脑海中,或被撰写在纸张上,记录旧岁的余温,鸣响新年的序曲。

这一年,教育的关键词是“扩容”,多项教育举措出台或落地实施,每一项改革创新,都为贯彻教育新发展理念、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而变革的力度背后,我们更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

这一年,劳动教育在秋季新学期正式写入了学校课表,也写入了“生活”,有些地区和学校还列出了详细的劳动技能清单。孩子们既可以在割麦子、捡玉米中了解农民种粮的艰辛,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也能在洗碗扫地、炒菜做饭中体会日常生活的不易,不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

这一年,是家庭教育政策力度最大的一年。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部新法实现了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更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这一年,山东省的艺术类统考类别也不断扩容,新增了戏剧影视表演类、服装表演类、航空服务艺术类3个类别,艺多不压身的“00后”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只是如果想“艺”战成名,逐梦路上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一年,考研大军依旧没有停止继续求学的脚步。全国报考人数为474万人,增长率比上一年虽有下降,但人数依旧呈现上升趋势。在“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下,考研俨然已成为“二次高考”,“逆向考研”更成为不少考生的务实选择。

儿时,我们喜欢翻着日历过日子。日子数着数着,一个个孩子在校园中长大成人;日历翻着翻着,曾在开学礼上学写“人”字的孩子已成为国之栋梁。教育,便是如此遵从规律、润物无声的过程。悄无声息,但影响深远,那日历翻过的每一页,都算数!

努力后不一定都是好的结果,但好在我们一直在努力。寒冬已至,春山在望,崭新的2023即将到来,我们一起加油。

◎张雯雯

家教立法

孩子刚上小学时,如何帮他快速适应新环境成为家长的共同疑问;青春期时,如何和孩子良好沟通是家长的首要难题。当前,大部分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将家庭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家事”上升为“国事”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孩子这么听话,现在却突然变了?”小升初后,家长刘先生发现儿子的情绪变得十分不稳定,成绩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对孩子而言,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如今,不少家长和刘先生一样,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各种困惑,养育焦虑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问题。

去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分别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等角度,着眼于未成年人监护人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责任承担。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标志着“依法带娃”时代的来临。

家庭教育有据可循

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却忽略了道德培养,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例,家庭教育不恰当、家庭关系不和谐,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父母也需要在不断学习中成长,成为懂科学讲道理的家长。

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目的和方式是什么?对此,家庭教育促进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让家长们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

继家庭教育促进法后,今年4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 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 —2025 年)》,提出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措施,推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

破解家庭教育密码

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明确了家长的职责和任务,也明确了政府在推动家庭教育工作中要履行的责任,提出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今年8月,2022山东家庭教育大会在济南举行,大会邀请了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围绕家庭教育开展交流讨论,大会期间还举办了2022年智慧家长、家庭教育最美志愿者、家庭教育优秀服务队颁奖典礼。

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学校作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阵地,也展现了应有的担当与作为。线上公益讲座、家庭读书分享……让家长回归家庭教育“C位”。

“家庭教育不是一句空口号,家长要在实践中感悟、提炼,不断反思总结,才能破解家庭教育的密码。”有家长感叹道,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家长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

劳动立身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今年9月新学期,《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开始实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将劳动课写入课表,搬进“田间地头”,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魅力,播种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种子。

实践中体验

“以前,孩子从来不做家务,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参与。”随着劳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省城家长张女士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即便学习成绩好,将来也可能成长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无法实现全面发展。”张女士发现,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课”正式写入了孩子的课表,在家“使唤不动”的“小公主”,也开始和同学们一起劳动。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板块,共设置十个任务群。

新学期,山师附小三年级学生开展“洗涤小物品”活动、四年级学生“学做鸡蛋羹”、五年级学生学做“花馍”……济南高新区奥龙小学开放学校种植园,学生以班级或家庭为单位认领“责任田”;今年以来,济南市不少学校开辟了“农场”,邀请农民伯伯为学生讲解种植方法,让劳动教育在大自然中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

跨界融合

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出出力”“流流汗”并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涵,建立科学的劳动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才能绽放出别样精彩。

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依托学校“燕行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借助项目化学习方式,学生们在种植蒜苗的过程中撰写《观察日记》,不仅收获了劳动技能,还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济南市槐荫区外海实验学校挖掘、整合学科课程中的劳动资源,使劳动教育“活”了起来。

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和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成为劳动教育的一项有力抓手。劳动教育不仅是出力流汗,更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其综合育人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做到了“跨界融合”,也实现了“润物细无声”。

凝聚家校合力

劳动教育,不能局限在校园中,实施劳动教育的场地还应该包括家庭和社会。但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呢?

劳动课写入课表后,有家长曾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表达过自己的担忧,担心劳动课即使写入课表,也仍然摆脱不了“打卡拍照”和“家长作业”的烦恼,于是,家校合作成为社会共识,家长积极参与,才能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劳动体验,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

今年,济南市市中区经纬学校小学部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从土质检测、选种育苗到收获分享,家长与学生“沉浸式”参与劳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生产劳动、一起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也成为了新风尚,在此过程中,不少家庭的亲子关系得以改善,形成了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家校携手同行,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