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为建设科技强国而不断奋斗

2022-11-01 18:12:2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宋元瑞

解农民之所盼

宋元瑞主持研发引进推广小麦抗逆节水

30年来,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宋元瑞走遍了滨州市所有乡镇、大部分村落的田间地头,他深谙农民朋友对实用农业技术的渴求和接受方式,抢时争先、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中。

滨州市盐碱地面积大,淡水资源缺乏,为解决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的粮食增收难题,宋元瑞通过多年不辍的努力,最终研发了“黄河三角洲小麦抗逆节水技术”,创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完善优化的“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达到平均每亩增产7%-8%;集成的“双深双晚”生产模式让粮食增产有账可算;作为课题组组长打造的2000亩滨海盐碱地吨粮田示范区实现了玉米、小麦双季超吨产量目标。截至目前,滨州市已累计推广“小麦抗逆节水技术”面积2816.78万亩、“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2500多万亩。

2021年“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滨州遭遇了超强降雨,造成秋收秋种推迟,广大农民一时为玉米怎么收、冬小麦何时种而着急迷茫,宋元瑞接连奔赴各个县市区,现场指导农民科学收种,他急农民所急,解农民所盼,许多农民由衷地感叹:“宋元瑞一来,我们心里就安稳了。”粮食作物生长中遇极端天气常有发生,每当这个时候,宋元瑞总是第一时间跑到地里查看庄稼的长势和灾情,及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切实指导群众减少损失。据了解,宋元瑞共参加各类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服务800余次,起草各类农业生产技术意见200多期,宋元瑞还与2300多名种植大户建立微信好友,并组建多个小麦产业种植大户服务群,利用微信全时段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答疑解惑,累计解答15000多人次。

多年来,宋元瑞主持研发引进推广了小麦抗逆节水、小麦宽幅精播、“玉米小麦双深双晚”等技术措施和模式,仅前2项已累计推广面积5316.78万亩,实现增收45.70亿元;线下培训农民30000多人次,视频讲座点击量300多万人次。

刘洪正

带电作业树标杆

刘洪正成我国带电作业代表人物

1983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洪正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济南供电局,从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为了尽快掌握电力生产技术要领,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不放过任何一次模拟演练的机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第二代带电作业代表人物,2003年当选中国电力行业带电作业技术标委会副主任委员。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的发展,刘洪正创新开展变电站机器人巡检技术研发,带领团队研制了国内首台超高压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刘洪正带领团队完成“世界首次±66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在从事带电作业工作的同时,刘洪正还积极开展带电作业技术相关技术标准编写工作,先后参与起草或修编《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导则》等7项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标杆。

近年来,随着电力科技的发展,刘洪正聚焦于特高压输电、架空线路清障、电力新能源技术及智能巡检机器人等领域,重点研究特(超)高压输变电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特(超)高压设备研发与制造、特(超)高压设备在线监测与带电检测技术、特(超)高压设备试验与运行维护技术,在相关技术领域先后主持完成15项国家级重点课题项目,30余项省部级重点课题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行业级(省部级)科技奖项8项,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第一创作者发明专利8项。

“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近十年来,刘洪正团队发挥山东省特高压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和园区微电网实验室优势,优质完成全省300余个大型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站并网试验检测,受到全省新能源企业的高度赞扬。

潍柴动力50%高热效率

柴油机开发团队

“民族动力”再突破

团队追求突破创新

潍柴动力50%高热效率柴油机开发团队由发动机产品设计、仿真、开发、试验等120余位高精尖人才组成,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0%以上,是一支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的发动机研发队伍。

多年来,团队成员坚持科技创新,借助企业优势资源,自主研发世界首款热效率超50%的商业化柴油机,成为全球柴油发动机热效率的标杆。2021年,团队再次将柴油机本体热效率提升至51.21%,实现中国民族动力在国际内燃机技术上的再次突破。

团队始终聚焦发动机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把创新突破作为“头号任务”,柴油机本体热效率50%研发项目,是时任性能开发仿真室主任的李志杰第一个博士课题项目。对于50%热效率研发,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但李志杰率先揭了“榜”,这一“揭”揭出了潍柴研发人员的底气、骨气和志气。2018年窦站成博士接过李志杰博士的接力棒,担任了项目团队负责人。他深入一线做试验拿数据,每天工作到晚9、10点是家常便饭。在项目的关键节点期,窦站成和项目成员住在试验室,连续多次48个小时的坚守,废寝忘食,只为探索出最佳的组合方式和优化方向。经过不计其数的设计、可行性分析和仿真试验,上千种方案的探索分析,团队以0.1%的改进效率艰难推进,终于实现了既定目标。项目团队获得了国家专利42项,发表论文5篇,发布规范7个,取得丰硕的研发成果。

2021年12月16日,天津,中国汽车技术检测中心实验室,在现场人员的见证下,验证电脑上显示:最高有效热效率51.21%。当前全球内燃机平均热效率为46%,达到50%热效率,就像是人类史上首次百米跑进10秒,而突破51%热效率,这无异于人类百米赛跑打破最高极限,在百年柴油机发展史上无人可以比肩。目前高热效率发动机已应用于陕汽、重汽、一汽等整车产品,显著提高了整车经济性,降低了整车油耗,为最终客户节省了运营成本,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

省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团队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团队医德医风优良

作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委单位、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紧密结合内分泌代谢病的发展趋势及临床需求,以内分泌代谢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罕见病为研究对象,围绕本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开展了系统的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已建设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自主研发了慢病与罕见病管理系统,搭建了辐射全国200余家单位的多层次、多学科的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了转化医学平台,建立了医教研结合、产学研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目前学科已跻身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第8名,华东地区第3名”;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排名第8名,已成为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级分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国家人类资源遗传生物样本库,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内分泌与脂代谢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中心,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临床转化医学中心,山东省中美内分泌与代谢合作研究中心,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研究所,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质量控制中心,山东大学“985工程”重点学科。

团队具备一支医德医风优良、专业结构合理、业务技术精湛、勇于开拓创新的医疗团队,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最高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累计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等科研立项159项。自主研发慢病和罕见病管理系统,推广适宜技术2万余人次。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