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梦开始的地方

2022-06-08 19:03:4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人生在勤志达天下”是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的校训。经过二十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勤志”文化已经成为文化标识和精神根基。师生、家长、校友以及更多的人,也已将“勤志”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日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和几位优秀毕业生聊起“勤志”文化,他们给出了不同的诠释,但这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勤志”文化已成为浸润生命的底色,行路致远,他们依旧是“勤志”文化的践行者。正如校长李新生所说:“所有勤奋之行,无不都在无形中摇动着干部、教师、学生之行,并成为他们的精神引领,唤醒灵魂。”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勤志”的底色

2019年,正在历城二中读高三的苏亚参加了第33届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斩获金牌,被保送北京大学。当时接受采访时,苏亚给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的印象就是不光成绩好,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阳光大男孩。如今,苏亚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两年的大学生活让他从个人形象、思想理念和生活状态上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他对自己的中学生活依旧记忆清晰,尤其是谈到学校的“勤志”文化,苏亚更是言语坚定。在他看来,“勤”是印在历城二中的底色,更是“志”的必要条件。

苏亚告诉记者,他初中就在稼轩学校,高中又在历城二中,期间一直被“勤志”文化浸润着。“六年中学时光,几乎每天的生活节奏都是高效的,上课、吃饭、睡觉;教室、餐、宿舍,学校规范了同学们形式上的‘勤’。但进入大学,却再也没有这样日程化的制度敦促自己学习、生活,会有惰性的反弹。”苏亚说。身处学霸林立的北大,他也曾面对“卷”的生活有无力感,每当那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在历城二中的生活; 想起老师常常拿论语鼓励他的话:三军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苏亚认为,“勤志”文化不单是刻在校门口石碑上的校训,更是镌刻在每一个历二人心中,并需要身体力行去践行的文化理念。

同样在历城二中度过六年时光的还有去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张冰姿。“慢热型”的她需要有足够的外力驱使,一旦投入就会十分专注。而学校“勤志”氛围恰好就是助燃剂。直到自己升入高中,在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中反复历练,张冰姿才体悟到,“人生在勤志达天下”不仅仅是校训和口号,更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并脚踏实地付出努力的价值观。

不敢“躺平”

在很多人看来,寒窗苦读十余载,上了大学就算“熬”出头了,摆脱了制度化的约束,可以尽情享受生活。可记者和几位名校生聊天发现,他们的大学生活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敢“躺平”。

与北大一条马路之隔的清华大学,正在机械工程系读大一的陈宇航的床头上摆着一个白色的小闹钟,这是陪伴他高中三年的“宝贝”。在赴京求学收拾行囊时,它第一个被放进了行李箱里。陈宇航告诉记者,高一时他参加数学奥赛培训,周围的同学都很勤奋,有时一天能学习14个小时。“很多师哥师姐都会自备闹钟计时学习,让我很受触动。后来我也买了这个闹钟,并逐渐养成了高效学习的习惯。”陈宇航说。如今在清华,这个习惯被延续,有时也会跟室友讲关于“闹钟的故事”,这个“宝贝”承载了高中生活的“勤志”回忆。

不敢“躺平”的还有正在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读大二的杨晨和正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专业读大二的杨智泽。杨晨告诉记者,之前他只是听说历城二中学生都很勤奋好学,进入学校后,排队打饭时同学们拿着书背单词,周末回家等公交车时,也拿着书籍读书。“好在我适应性强,很快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杨晨说。上大学后,这种“景象”没有了,但他依旧会每天在电脑上列计划表,排队时会拿出手机看看课件。“利用细碎时间查漏补缺的习惯会伴随我一生。”杨智泽也表示,他当年是通过“强基计划”进入中科大的,因为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所以两年来,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依旧是上完课后第一时间完成作业,空余时间也多用来读书。“‘勤志’文化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不能太闲,闲了心里会发慌。”杨智泽说。

榜样的力量

谈到“勤志”文化,除了字面意思的解释和学校氛围的营造,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榜样的引领。苏亚摘得化学奥赛的冠军,离不开教练刘红梅“爱的唠叨”。在他看来,很多老师每天保持着“早起晚休”的作息,比学生起得早,睡得晚,想得多,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们便是将“勤”融入到了事业当中,让“勤”成为了一种事业习惯。高一时就参加了数学奥赛培训的陈宇航,提到师哥苏亚,言语中充满崇拜。虽然最终他放弃奥赛,凭借普通高考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入场券,但那段奥赛时光让他终生难忘。

在杨晨的印象中,除了同学的勤奋刻苦,校领导、老师、后勤人员也都在用行动践行着“勤志”文化。“下晚自习回宿舍经过办公楼时,总能看到校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跑操时,又能在操场看到李新生校长的身影。”张冰姿也说:“平时有任何需求,老师都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就算疫情居家上网课,老师们也都随时在线答疑。”杨智泽更是赞叹老师们的“神速”。“到了高三,测验比较多,有时下午的考试,老师们晚上就能把卷子批完,第二天上课复盘分析。”正是有了这样潜移默化的正能量传递和榜样引领,才让在读抑或已经毕业的历二人,依旧保持着“勤志”文化的执行力。

梦想的延续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这句话在历城二中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张冰姿一直庆幸自己仍旧保有高中的梦想,读书和学习的状态跟之前差别不大。杨智泽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他深知,以后要走科研之路有多辛苦,但他愿意坚持。陈宇航告诉记者,高一时他就确定了清华大学的目标,后来又作为学生代表跟随老师参加了清华大学109年校庆,让他的目标更加坚定。进入清华后并没有让他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他当选学生会干部,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和学术活动,勤奋的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

苏亚则认为,“勤”不等同于“内卷”,而“志”定是理想信念。“在北大经历一年多的学习和反思,我知道自己现在想去做什么,要在什么样的阶段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尽可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苏亚想要的“勤志”人生。杨晨参加了浙大的国旗仪仗队,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让他可以一遍遍地坚定自己的目标与梦想,现在的他正在努力拿到保研名额,也尝试着在新的专业领域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教育没有轰轰烈的大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就是最好的教育。”这是李新生时常给教师们说的一句话。而他和他的团队,也正在用勤奋、自律、以身作则打破了人们对历城二中的传统认知,让“勤志”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