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黄河阻泳第一人驰援“疫”线

2022-04-11 09:20:2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需要支援吗?”3月18日晚上十点半,在公益群里了解到滨州市阳信县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后,王和新第一时间找到阳信逸佳应急救援队负责人王福德,申请加入支援队伍。次日,简单安顿好家里后,王和新便拉着家里的3台消毒弥雾机,从济南市章丘区出发,自驾140公里赶往滨州市阳信县,成为滨州市阳信县抗疫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员。

提到王和新,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坚守黄河岸边十年的“黄河阻泳第一人”。而无论是黄河“阻泳”还是一线“抗疫”,王和新始终满怀热心扎根公益事业、服务于社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王思羽

自驾赶往抗疫一线

“3月18日,我还在济南市章丘区的家中,晚上十点半,我在一个公益群里看到了王福德发出的求助信息,了解到阳信疫情形势严峻,急需志愿者前去支援。我就联系王福德进一步了解情况,想为疫情防控出份力。”王和新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去年自己就曾受邀前往阳信县多所学校开展过防溺水安全教育公益活动,这次阳信疫情形势紧张,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帮忙。

但在告诉妻子要前往滨州后,妻子很是担心,并不是很支持王和新。当晚,王和新避开了话题,没再说什么,心里却已经做好了次日的行程安排。次日一早,王和新先是到镇上买了肥料,赶紧为地里的七八亩小麦施上肥,并提前安顿好家里的大小事。中午吃饭时,就在妻子“质疑”王和新没有像往常那样习惯性小酌一杯时,王和新只好和妻子“摊牌”了:“现在四川、河南等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支援山东了,我们作为本地人更应该去。”看到王和新已经做好决定,妻子只好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注意防护。害怕远在哈尔滨上学的儿子担心,王和新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儿子。

王和新提到,这次支援抗疫,平时参与阻泳的几个志愿者在听说之后也想一同前往,考虑到他们年纪大了,有些身体还不太好,担心他们的身体扛不住,王和新最后便决定独自前往滨州。想到家里还有之前为了给黄河滩区附近的杨树杀虫而买的几台喷洒药物的弥雾机,王和新只留下一台以便家中发生疫情时备用,便拉着其余的3台弥雾机出发了。

主动进方舱医院消杀

到了当地之后,人手和物资都比较紧张,王和新首先做起了转运物资等后勤保障和消杀工作。王和新每天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们背着80斤重的药液和器械,根据当地政府的指派,一个地点一个地点地跑,在各个村庄和学校完成消杀任务。“最忙的那次,回到住的地方时已经夜里12点多了。”王和新说。

3月25日,在得知当地的方舱医院需要人员帮忙时,王和新和来自河南周口的曙光救援队的几名志愿者在第一时间报名,组成应急突击队逆行出征,承接了方舱医院消杀等任务。“进入方舱医院意味着要和确诊病人‘零距离接触’,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当地的医护人员也在不断地指导和纠正我们穿脱防护服等规范性动作,所以只要规范操作、做好防护,是没有问题的。”王和新表示,自己对这份志愿服务工作从未担心过。

队伍成员集合完毕,接受基本安全培训后,王和新便和队员们穿戴好防护装备,为进入方舱医院进行消杀做好了准备。在了解了院方的实际困难后,队员们还决定扩大原定消杀范围,每天进入部分红区进行消杀。因为防护服密闭不透气,加上携带着沉重的消杀设备,消杀过后,所有队员们的汗水都湿透了衣衫。但看到方舱医院整体消杀作业成果,看到医护人员、病患为救援队的“点赞”后,王和新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点赞当地保障服务

让王和新感到暖心的是,当地十分重视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宿舍里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配备齐全,更让他感动的还有当地丰富的饭菜供应。“中午和晚上都是三菜一汤,有时还给我们包水饺。在这20多天里,我不仅没瘦,还胖了两斤,阳信人民太热情了!”

为了让家人放心,平时吃饭的时候,王和新也会通过视频电话报平安。虽然没有提前告知儿子,后来儿子还是在与家人的聊天中知道了自己的事,问过父亲一切都好后,儿子才放下心来。

王和新表示,这次滨州疫情,有十几支来自全国各地的队伍前来支援,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支来自河南的志愿者队伍。由于所有进出阳信运送物资的车辆都要在高速收费站进行消毒,这时河南志愿者队伍的几名成员便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全天24小时轮流值守。而说起来阳信支援的原因,是因为去年河南暴雨时山东人曾伸出过援手,如今他们也想来帮忙。“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王和新相信,大家团结一心,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