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知晓‘走到了哪里’‘走得怎么样’‘下一步怎么走’。我们选择用‘学校自我诊断’作为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工具……”这是去年,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校长陆锋曾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分享的“管理秘笈”。
秉承“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位教师”的办学理念,学校始终坚持“以诊促建”。而今,“自我诊断”升级至2.0版本,原本衡量师生关系的“态度量表”改为指向课堂研究的“行为量表”;再加上智慧教育的加持,记者了解到,该校已然实现了精准教学。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芳 王思羽
诊断工具升级至2.0,精准成就学生个性发展
持续优化测量指标
诊断工具升级至2.0
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始终坚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这一初心,全力推进特色建设,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自2017年起,学校启动“依托自我诊断推动学校变革”项目,以自我诊断作为洞悉当下与探知未来的重要工具,并将其写入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每学期,98%以上的师生从同伴、教师、教学、课程、资源等八方面对学校功能进行全面观测与反馈。”校长陆锋介绍说,利用自我诊断工具获取的来自最广大师生的真实心声,成为学校分析现状、梳理问题、开拓变革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学校的诊断工具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诊断指标进行改进和升级。“去年,学校对整体工作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调整,同时进一步升级诊断指标,使诊断工具成为落实‘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更有力的工具。”陆锋表示,新修订的诊断工具“2.0”版本,将原本衡量师生关系的“态度量表”改为指向课堂研究的“行为量表”,更有力地引导教师由关注“教”指向关注“学”。其中涉及到的诸多观测因子,均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和出发点,通过对诊断数据的自我解读与分享研讨,使“双减”政策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而促使教师进一步优化工作策略。
如今,一系列诊断数据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基础诊断中的八大要素得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四项指标再创新高、班主任数据高位攀升、师生眼中的燕山学校越来越好……在“诊断——改进——再诊断——再改进”的良性循环中,以思辨为核心的诊断文化思想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设置30分钟特色短课保证学生们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长短课”劳逸结合
探索更有效的课堂行为
上学期,学校基于原有的生态课堂模式,将原本45分钟的课堂缩短至40分钟。“课时的缩短既要求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又倒逼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效率,仅仅五分钟时间的改变,却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陆锋说。
一方面,学校加强各学科跨年级研讨,以“集中培训——教学研讨——课堂实践——汇报交流——反思完善”为研究主线,全力构建“爱学课堂”常态化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新升级的诊断工具为更好地设置课程、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副校长孔仪告诉记者,改良后的自我诊断课堂量表提出更加具体明确的指标,该指标反馈的结果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而是用于判断教师的哪种课堂行为更加有效。“比如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在不同的选项里会有一个选项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孔仪认为,这种诊断工具的升级,能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课堂的研究上,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理念、关注课堂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
同时,课堂时间的缩短意味着课下休息时间的增加,学校将空出来的时间另设为30分钟的特色短课,还保证了学生们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孔仪提到,如今学校正在进行改建,学生的活动范围缩小,但休息时间拉长后,实现了三个年级的错时运动安排。“一个年级下楼活动时,为另外两个年级安排拓展课,学生们自主学习、完成部分作业,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孔仪说。
技术赋能个性化指导
“智慧教育”开启精准教学
持续开展的学校自我诊断,有效激发了教师成长的内动力,逐渐形成了基于数据的以订单式提升和反思分享研讨为核心内容的教师培养新模式。但高效课堂的打造不只在于自我诊断上,2021年,学校新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智学网”等现代化装备的投入,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更成为学校创新课堂的新契机。
孔仪认为,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育方式,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学校也在第一时间组织线上线下密集培训交流,在命题组卷、阅卷、试卷讲评、作业布置与反馈、测试分析等方面积极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今年年初,学校还实施了智慧教育,真正变“经验型”教学为大数据指导下的精准教学,进而因材施教。在刚进行不久的校级试卷讲评课中,孔仪介绍了学校采用的测评工具,教师阅卷后,依托信息技术便能够自动分析出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这样,老师就可以借助数据结果,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共性问题,并就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孔仪告诉记者,以数据支撑课堂,老师不再是凭个人经验,而是有理有据,针对性更强了。接下来,学校将打造具有特色的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模式,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名学生。
集实用趣味为一体
特色作业更贴近生活实际
课堂效率提高的另一方面,是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学校制定了《济南燕山学校作业管理制度》,要求老师更加精心地进行作业设计,以确保作业实施更精准、效果更有效。
“强化作业管理、全面提质增效,仅凭自己很难获得清晰的方法和思路,需要依靠各学科组团队团结合作,进行校本教研。”孔仪介绍,从上学期开始,以骨干教师团队带领的学科组校本教研,从学科整体教学设计到学生的个性化学案,都是依据学情和学生自愿进行的精准设计和推送。
初一级部主任王鹏认为,如今倡导大单元教学,课堂教学外一些实践性作业更能提升学生兴趣。上学期寒假,王鹏与老师们一起设计了《35级寒假作业手册》,精心安排了不同学科的寒假实践活动。“老师们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如在地理学科方面,有些学生方向感不强,学习经度纬度时较为困难,我们就让孩子们通过自制地球仪的方式,将课本知识在模型中精准呈现,进一步加强学生记忆。”
初一19班的宋紫玉同学非常喜欢学校的综合性作业。在“我是国宝守护人”的美术作业中,同学们自主前往山东省博物馆或美术馆等地方,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二次创作。“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了解到更多社会事务,而不是刻板地学习书本知识,同时能够加上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或书写一些感受,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学校的特色作业能够让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放松,同学们也都很感兴趣,每次都非常热闹地凑在一起,讨论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初一11班的毋涵莹同学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自己喜欢画画的需求,更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此外,学校还通过“作业专项诊断”,收集来自全体学生对于作业量、难度、分层情况、批改认真及时程度、作业收获等方面的数据,将诊断数据作为改进作业管理的重要依据,让作业为学生发展赋能。
随着自我诊断工作和智慧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实效得到了自主、显著提升。“学校将继续增强变革引领的创新意识,推动学校加快转型与升级,不断增强以诊促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深耕以诊断思辨为核心的‘燕达’文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师生幸福共享的高质量学校。”陆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