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2021年终特刊《看见》教育加减法:加法

2021-12-30 10:53:2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回望2021年,“双减”成为教育年度热词。“双减”政策的落地,让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重新洗牌,也让学校重新梳理规划教育发展方向。深耕教材助力课堂提质增效,“项目式学习”让学科融会贯通,课后延时服务提升核心素养……一系列的举措成为了“双减”的加分项,引发的连锁反应也让济南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优质发展圈。孩子们的书包变轻了,笑容更灿烂了,学习生活更充实了,亲子关系更融洽了,这才是教育回归本真的样子。

在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有孩子们快乐的身影记者王晓峰摄

“项目式学习”赋能学科融会贯通

打造思政“双贯通”的“济南样本”

“项目式学习”,这个原本存在于大学校园的学习方式,如今已在济南诸多中小学校开花结果。从语文学科的“亲人小传”到历史学科的“家族影像志”、英语学科“游在济南”导游手册的编写、生物学科的“聆听花开的声音”,再到“疯狂的鸡蛋”“星际逆航”寒假作业,对山大附中的学生来说,“项目式学习”已再熟悉不过。校长赵勇告诉记者,“项目式学习”不仅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也实现了学科德育渗透,在“做中学”,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以真实情境为活动载体,以领域知识为必要基础,以学习方式变革为实现途径,落实了学生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堂提质增效的要求又进一步推动了学科融会贯通的实施。无论是基于“大语文观”下的学科融合,还是数学基础与思维训练的结合,都要求老师深耕教材,反复教研,深化体验教学,改变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真正做到“减”掉的是课业负担,“加”上的是教学质量。

另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深耕教材、学科融合、“双减”落地,一系列的举措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思政课的身影。济南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王翔宇告诉记者,2020年,济南市启动“双贯通”思政课改革工程,通过推动纵向贯通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横向贯通的“理论+实践”思政课,建立起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链接。“像历下区的‘三横三纵’思政课模式,省实验中学的‘对话式教学’等,都成为教育教学路径的新标杆。”王翔宇说。

15处中央厨房为学生提供配餐

五育并举,课后延时课程挑花眼

“配送的午餐我很喜欢,比奶奶做得好吃。”在济南市历城区易安小学,午餐时间,三年级(6)班学生杨皓岚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配餐,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记者看到,孩子的午餐是两荤两素,有把子肉、麻婆豆腐、黄瓜炒扇贝、清炒油菜,一碗热汤,一个苹果,打开饭盒,诱人的香气让记者的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这样的餐食标准在济南市中小学每天可见。全市有午间配餐需求的中小学已实现100%全覆盖。

济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高洪波表示,目前济南有11个区县已确定15处中央厨房式配餐企业为学生提供午间供餐服务。截至今年秋季入学,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927所,在校生82.41万人,有在校进行午间配餐需求的学生约为28万余人,家长和学生满意度达98.6%。真正将教育的民生情怀和温度送到学生的嘴边和家长的心坎上。

如果说午间配餐是让济南市教育局“为民办实事”掷地有声,那“双减”政策出台后,各中小学校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更是“五育并举”的有效凸显。“作业不出校、书包不回家”已成为很多学校开展“双减”工作的目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社团活动更是让学生们挑花眼,每一个课程里,都有孩子们快乐的身影。

槐荫区锦绣城小学开设了围棋、轮滑、射箭等30多个社团,实现了班班有特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德润初中,扎染画、轻黏土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历史剧的表演不仅让学生知晓历史,更能从先辈那里汲取智慧的力量。更有部分学校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广泛动员协会志愿者、退休教师、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直接把“少年宫”搬进校园。每周三,市中区文联的16名知名书画家轮流来到永长街回民小学,义务给孩子们讲课。画家石倩对记者说:“我从2011年开始在学校教国画,孩子们都非常热爱国画,学得很用心。”十亩园小学则把鲁绣、柳编、山东快书等非遗传承人引进校园,十几种非遗技艺已被设计在学校整个学期的课后延时服务课表中。在丰富延时服务内容的同时,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开拓学生视野。天桥区桑梓回民小学则与济南市国际象棋协会合作,在三、四年级开发了国际象棋课程,每个班每周一课时,孩子们相互切磋棋艺,有时为了一步棋该怎么走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因为走了一步好棋拍手欢呼,在记者眼中,这就是童年最美的样子。

增加中考艺体科目分值占比

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的落实不是一阵风,而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看到成效,更需要多方面政策措施的配套推进。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其中规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学生每天校内中等强度及以上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并从明年起,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科目考试分值占比。同时,自明年秋季学期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艺术类科目考核纳入中考。

让孩子从课外辅导班中解脱出来,让家长退出“鸡娃”的战斗,如何有效落实“双减”,除了政策的推动,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校共育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在高新区春晖小学,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就引进了家长课程,让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学校管理。比如,一位学生的爸爸有武术功底,他自告奋勇给武术社团的孩子们当教练,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举手投足间已有了武者风范,身体也变强壮了。如今,每天下午等着“家长老师”来上课,成了孩子们最盼望的事。

今年4月,“家育·历下”云讲堂的启动,拉开了历下区家校社云端共育的序幕。历下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孟薇告诉记者,成立网上家长学校,邀请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优秀学生做客直播间,就家长关心的问题、教育热点问题“隔空开讲”,不仅搭建了“学校主力、家庭主场、社区助力”三位一体的家校社“共育场”,更进一步密切家校社联手,促进共育机制长效化、课程建设精准化、实施路径科研化、整体建设现代化,实现家庭教育“随时随地”进行。

从2019年起,天桥区教体局启动了“天桥e家”家长学校建设,从全区选拔了60余名教师参与专业培训,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并精心打磨了60节家庭教育微课,为全区10万余名家长搭建学习的平台。如今,朋友圈里晒“e家”、电脑前比学习,成为天桥家长日常生活的常态。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