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王军成:给海洋装上“眼睛”的人

2021-11-19 15:16:3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其中,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王军成增选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成为校(院)自主培养的第一位两院院士。

自1978年毕业至今,王军成已从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仪器装备研制40余年,实现了我国业务化大浮标从无到有、从2个浮标到由200余个浮标构成的海洋资料浮标监测网的突破。昨日下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赶往青岛,近距离了解王军成成绩背后的故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王思羽

海洋资料浮标是观测海洋数据的利器,为给大海装上这样的“眼睛”,王军成耗费了巨大的心力    (受访者供图)

立志解决我国浮标“零”的空白

海洋资料浮标,主要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预报、海洋开发、海洋权益和海洋研究,是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先导。“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洋事业刚起步,海洋装备和海洋技术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家从国外引进了四台浮标,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从事这项研究,就立志要解决中国海上监测空白的问题。”1978年,王军成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进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工作,没想到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早期,由于科研经费不足,王军成只能“以副业养主业”,“通过到海尔、海信等大型企业做技术服务赚取补贴经费,再拿来投入到浮标研究中。”20世纪90年代,王军成创立了浮标研究室,研发了第一代可以实现海上业务化运行的浮标。2000年以后,王军成解决了一系列浮标关键技术,形成了船形浮标、光学浮标、漂流浮标等12个规格、不同型号的浮标系列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海域、海况的应用。

一年中100多天漂在海上

除了缺少研究资料、科研经费不足外,王军成表示,浮标研究工作不仅艰苦枯燥,有时还会面临生命危险。王军成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陆上的研究大部分在实验室里完成,而关于浮标的试验,要求一年中100多天的时间都要待在海上。“仪器需要大量的时间在海上进行试验,因为决定你的研究成果好不好用、能不能用的最终试验场在海上。”

王军成说,自己要经常登上浮标开展工作和试验,“风平浪静的时候还好,当有五六级风、六七级风时,海浪起伏好几米,感觉把胃都吐出来了。”往常工作结束后,船慢慢靠近浮标,王军成就可以从浮标上跳回船上。据王军成回忆说,由于风浪太大,浮标晃动得厉害,船根本无法靠近浮标,这样的话就无法安全从浮标跳回船上。“有一次进行浮标的海上检修遇到4米大浪,没办法,只能选择跳海。”王军成说,自己绑上绳子跳进海中,巨浪翻滚,即使会游泳,也只能等着船上的人慢慢将自己拽到船上。像这样的生死经历,王军成经历了不知多少次。

从有到精,用实力赢得国际认可

在王军成的刻苦钻研下,中国浮标不仅实现从“无”到“有”突破,更实现了从“有”到“精”的变革。王军成表示,早期研究的浮标不仅可以测量的参数少,在海上可靠运行的时间也很短,常常半年时间就坏了。近年来,随着浮标综合技术的提升,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2008年,王军成团队研制的浮标产品成为奥帆赛唯一指定浮标,用实力证明了中国浮标的水平,也赢得了世界声誉。王军成说,奥帆赛最初选择的是挪威浮标,但挪威浮标在试运行期间,半年就坏了三次。“后来奥委会决定改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浮标。当时要求我们在2-3个月的时间内研制出三套浮标,即使时间很短,我们研制的浮标工作了两年多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故障。”

不仅如此,王军成团队研制的浮标成为唯一一个布放在格陵兰海海域的浮标;2013年,团队研制的浮标布放在钓鱼岛,这也是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在钓鱼岛海域布放海洋资料浮标,用于海上气象水文观测。多元化、特殊化海洋监测需求的浮标,已经成为国家浮标网中的一员,也成为国家海防权益的象征。

研发新型智能浮标,实现换代升级

工作40多年来,王军成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军工科研项目10余项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突破了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构建发展了海洋资料浮标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海洋浮标的系列化、产品化,支撑建设了国家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

如今,68岁的王军成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正在与研发团队进行新型智能浮标的研发,致力于浮标技术的第五代换代升级,满足国家海洋强国事业的更高要求。“希望能够把各项功能技术做到位,让监测数据更加准确。”王军成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