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 构建“五有”好学堂新样态

2021-03-29 17:25:5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们现在的课堂越来越有意思,小时候盼着下课,现在我们都盼着上课。”济南市历城区南全福小学六年级一班的杜文萱同学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做手工、表演课本剧……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边玩边学,乐在其中。

从2016年开始,历城区开启了好学堂建设实践研究,从最初的的“历城小学好学堂”的提出,到“学有兴趣,学有动力,学有思维,学有习惯,学有所得”的“五有”好学堂构建,区域小学不断实践反思,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的大转变。

“五有”好学堂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动力,学有思维,学有习惯,学有所得

学、教、评一体

构建“五有”好学堂新样态

“小学教育质量的核心在学生素养发展,素养发展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学生经历真实学习过程,素养真正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有兴趣、学有动力、学有思维、学有习惯、学有所得。”历城区教育体育局总督学王永军表示,从2016年开始,济南市历城区就开启了好学堂构建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区域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向学习者中心,转向学生素养发展目标,以学定教,因学施教,以学评教,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素养发展的促进者,学、教、评一体,构建了区域小学“五有”好学堂新样态。

“只有教师的变革才能最终带来教育的变革,教师们挖掘教学中真招、实招、妙招,开发内动力,从‘教师亮点——教师主张——教师特色’,让更多的老师爱自己、成就自己,从而成就学生。”王永军告诉记者,“五有”好学堂的构建首先聚焦教师,采取“内生+外培+团队”模式,加大基于需求的外培力量,结对发展,助推教师的能力提升。

学生是改革的主体,区域小学好学堂样态聚焦学生的兴趣、动力、思维、习惯、获得等五个方面的成长。“在课堂上要见人,在场,提倡让每个学生发现亮点,让每个生命闪光。”王永军说。

课堂是改革的主阵地,历城区各小学重构课堂内容,精选内容、梳理核心知识、用大概念、大任务、大单元进行编织,加大“学教评”一体研究和落地,进行作业革命,将学生的学业负担降下来。

“学堂新样态里,‘五有’既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有兴趣、学有动力、学有思维、学有习惯、学有所得’五个方面,但又不仅仅是这五个方面,而是指向学生素养的发展。”历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延芳表示,这五个方面也是课堂新的观察视角,从这五个视角出发,观察学生的成长、修正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构建起高质高效、轻松愉快的课堂。

“要我学”变“我要学”

聊着天就进入了课题

“现在觉得在课堂上特别快乐,刚下一节课就盼着下一节课,还想学新的知识。”说起他们课堂的新变化,济南市历城区南全福小学六年级一班的杜文萱同学有一肚子话要说。“我们上课经常会有小组讨论,还让我们学生当小老师,演课本剧,我觉得我们上课更专注了。”学校四年级三班的马屹腾同学也表示,现在学习更有目标,上课更有趣了,“在语文课的课本剧中我演过老师,感觉特别自豪,刚上学的时候自己不太爱说话,现在有了很大进步。”

在济南市历城区南全福小学,学校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方法,先确定学习的目标,然后再设计达成学习目标的学习路径。“我们让学生参与学习路径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设计者和参与者。”南全福小学校长方庆平介绍说。

“一堂课中,老师讲的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二小学的教科研负责人、二年级五班班主任李山表示,在他们学校,老师们也在使教学模式由“老师教”向“学生学”转变。“我是教语文学科,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找春天’,我们结合3月12日的植树节组织了一次春游,既植树,也找春天的影子。”

据介绍,洪楼二小确定了“关爱人人发展,构建‘尚美好学堂’”的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让每个人成为学校的主人,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课程体系和关注人人的课堂形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亲切随和,语文课上老师一边放PPT一边和同学们聊天,聊着聊着就进入了课题。”洪楼二小四年级的王源源同学告诉记者,“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学习到了知识,让我们更愿意学习,学习更自主了。课后老师还会给我们拓展,感觉自己学习的东西更深了。”

端正坐姿、助人为乐……

点滴好习惯存入“银行”

“我已经有一张一星级证书、十几张大卡和六张小卡了!”五年级的王子瑞同学是洪楼二小“好习惯银行”的小管理员之一,他自己也通过这项活动“存”下了不少好习惯。“上课努力,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又好又多”“乐于助人也可以得小印章”……说起“银行”里存下的好习惯,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据介绍,“好习惯银行”是洪楼二小的特色德育活动,少先队员们从入学开始,就加入到“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日积月累点滴积攒,将好习惯存进“好习惯银行”。慢慢的由印章兑换小银行卡,再由小卡兑换大卡,由大卡到星级证书,由一星级证书到六星级证书,最后经过体育达标这一关,才能真正被评为“金星少年”,这个过程需要五到六年的努力付出。“学生的好习惯是无法完全量化的,只要学生有表现好的地方,老师们都会颁发印章和小卡,以调动学生养成好习惯的积极性。”学校大队辅导员贾静华介绍说。

洪楼二小从2006年就开始开展“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的德育品牌活动,从“物归原位”到乐于助人,从注意卫生到坚持锻炼,老师们引导学生将好习惯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为未来好人生奠定基础。“一年级的学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们值日做得不太好,我手把手地教,让大组长带领小组长进行分工,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就能自己做好值日了。”学校一年级一班班主任滕月介绍说。

而南全福小学也非常注重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养成,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习惯”。从一年级刚入校开始,学校就积极落实课堂学习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学生的课堂礼仪规范到坐姿标准要求,从懂得倾听别人的发言到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外在显性行为开始一点一滴地培养,使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深入人心,外化于行。

发现老师的亮点

通过亮点提升推介实现效果叠加

“有趣的课堂教学需要寻找和文本基调一致的兴趣点,营造儿童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气氛,寻找能调动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有趣味地教学。”这是南全福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张乃宁在“五有”好学堂建设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五有’好学堂的建设是一个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其中也可以带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方庆平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兴趣”,依据“教师亮点——教师主张——教师特色”的路径,学校努力推动教师课堂教学亮点推广。“‘实用、高效’是我们对教学亮点的基本标准,从创新性层面寻找提炼原创的绝招、坚持的实招,从教师全面参与方面寻找老教师的经验高招,新教师的创新妙招。”

在南全福小学,学校确定了“分学科研究——找到亮点,各学科借鉴——探究亮点,全学科共进——提升亮点”的三步走步骤。“教师们通过梳理总结验证教学效果,提升亮点,更能通过校本课程、研学课程、假期课程亮点的相互借鉴、融合和具体的实践应用,形成学科优势,实现效果叠加。”

南全福小学的美术教师谢惠惠就深切感受到学科亮点之间效果叠加对教学方式的深切影响。“我自己曾经有过一段教授语文学科的经历,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语文老师,在讲到一些很具象又不好通过语言表达的文章时,我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文字所表现的内容画给学生看。后来回到美术教学岗位的时候,我越发感觉美术和语文的共通点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是相辅相成的,我开始有意的在课堂上拉近美术与语文的距离,让学生从熟悉的语文入手去更好的感受美术的创作与魅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邹元德 实习生 陈一满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