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频道>基础教育 > 内容详情

老班说:做“严”中有“爱”、“目”中有“人”的教育

2023-02-10 16:32: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整理

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曾经让我迷惑,就是“班级管理应该严一点还是宽一点?”经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我认识到,班级管理的宽与严是外在形式,核心是班级管理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脱离这个核心,只谈教育应该宽还是严,会导致教育的机械倾向。

中学生大部分未成年,对人对事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我们都希望培养心态阳光的学生。教育家杜威指出,人生长的能力,一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二依赖别人的帮助。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教师的心育能力就至关重要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严一点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避免几个误区。

切勿把“严”等同于“严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班主任习惯疾言厉色,学生在班级感觉不到安全感,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不要把“严”等同于“严苛”。如果班主任制定的班规过于严苛,处罚措施过重,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有的甚至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上两种做法皆未抓住班主任工作的本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而以上两种做法不利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带来社会对班主任队伍的负面和脸谱化评价。

我认为,我们应该做“严”中有“爱”、“目”中有“人”的教育。担任班主任的前几年里,我是一名“严师”,我以身作则,也对学生严格管理。比如为了保证学生早到校,我再困也会第一个到班,学生迟到就罚站。我尽职尽责,学生和我关系却很疏远,见到我就躲着走。后来我反思自己,我在班级管理中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严”中无“爱”、“目”中无“人”。我确实不很在乎学生迟到是什么原因,只在乎他迟到这个事实和给班级带来了负面影响,冷面以对,不关注学生的感受,做的是严中无爱的教育。我把班级简单看成了一群人的集合,盯的是班级,但是眼里其实没有人。

后来,我自学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和交流技巧,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当学生迟到,跑得气喘吁吁时,我先说:“擦擦汗,别着凉了。我知道你肯定也不想迟到。”然后询问他们是否有特殊理由。我慢慢学会恰当运用共情、留白等方式和学生交流。我惊喜地发现,我变了,学生也变了。学生迟到的时候,看到我在班里,会走到我身边,说一声:“老师对不起,我来晚了”。我抓迟到仍然很严,但学生也感受到了关爱,反而能督促自己早到学校。

教育专家李希贵认为,教育学就是关系学。我非常认可。我们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另一句古话,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