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语言渐趋融合,普通话普及率不断提高。为适应国家对普通话的使用推广及政治宣传和行政管理对普通话的需要,方言的使用率和使用程度大大减少。其中,冀鲁方言所属的北方方言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更是迅速向普通话趋同,地域特色不断削弱。为此,山东财经大学成立“莫让乡音成乡愁”方言志愿服务团队,致力于凝结大学生力量,立足方言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通过数据化、可视化、活态化等创新模式激发方言内在生命力,留存方言资源、传承方言文化、焕发方言活力。
实地访谈集语音语料,助推方言留存数据化
自2018年起,“莫让乡音成乡愁”方言志愿服务团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为促进方言书面化、有声化发展,来自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淄博、临沂等十余地的团队成员分别前往当地城镇街道、古村落采访当地居民并录制方言语料。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提前准备好了方言绕口令和段子,让受访者尝试朗读,采访氛围十分轻松愉快。21支语保小队共走访82个乡村,采录语音语料3041条。此后,团队成员深度研究了各地方言语音语调和发音特点,将所收集的数据整合分析,搭建国内首个方言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从而打破方言数据孤立瓶颈,实现方言数据化留存。新冠疫情期间,“莫让乡音成乡愁”方言志愿服务团队线上帮助外地援鄂医疗队解决病患沟通障碍问题,线下推出了工具书《方言指南—医患交流篇》。团队又针对山东省各地市特点,继续推出了各类方言口袋书,反馈良好。
打造文化表达新形式,实现方言转型可视化
“莫让乡音成乡愁”方言志愿服务团队基于已有资源调研数据,高度整合、深度挖掘方言独特个性,选取地域特色鲜明的方言词汇,对其释义并转化为方言文字。项目设计师将方言内容与图案、画面相结合,融入消费者的情感互动,制作出能够较好呈现方言内容的文创产品。产品以方言为主要元素,提取文化内核、融合多元文化,利用不同载体展现方言魅力、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拓宽方言保护渠道,通过方言文字可视化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深度融合自媒体传播,助力方言开发活态化
“莫让乡音成乡愁”方言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利用调研中采集的各地方言,使其融合地域文化内涵,编撰具有属地文化特色的短视频脚本并组织录制,发挥短视频时效性,宣传地域方言文化,扩大方言文化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同时对相关方言影视作品进行配音设计,将各地方言与特色民间故事巧妙结合;运营团队公众号,以传播方言文化为核心,依托多方渠道,提升话题热度,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传承方言文化,唤醒方言记忆。借助志愿服务的力量,方言保护工作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方言背后的魅力也不断凸显。
山东财经大学“莫让乡音成乡愁”方言志愿服务团队汇聚大学生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方言保护活动,组建方言志愿保护团队,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奉献社会、磨练意志、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在投身方言保护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内心对方言文化的共鸣、唤醒对传统方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对方言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留住乡音,文化立根。团队期望以更多年轻的、现代的、有感召力的行动品味“乡愁”。团队亦期望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其中,用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延续现代城市的历史文脉,传承时代文化遗产,使方言这一“城市名片”更具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