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高等教育 > 内容详情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彰武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22-08-15 14:01:5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暑假期间,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回首辉煌路,‘辽’望新征程”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11人来到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就治沙情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实践调研。

据了解,彰武县紧邻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面积曾占全县总面积的96%。经过几代人努力,林地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前18万亩增加到212.9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提高到31.47%,平均风速由3.4米/秒降到1.9米/秒,有效阻止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脚步,守护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生态安全。与此同时,当地居民借助特殊的地理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一批批先进模范人物带领着当地人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脱贫振兴之路。

在彰武县,实践队眼观无边沙地化为万亩松林,耳听阵阵疾风吹松枝沙沙摇曳,见证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征途中起到的统筹协调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章古台镇宏丰村,实践队深入了解到当地建设美丽乡村精神文明的具体实践历程以及党组织、村两委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化贯彻教育引导,制定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抓民风、重引领,使得民淳俗厚成为村民的精神自觉。除此之外,还要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向上向善民风。

沙地变林海并非偶然。彰武县是新中国科学治沙的源头,历经70年探索改革,彰武逐步形成了“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的创新型系统治沙模式。实践队前往彰武县大冷镇上三家子村,调研彰武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柳河综合治理——旱改水”。大冷镇人大主席何宏光谈到,一代代人民从植树到种草,再到如今的旱改水,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治沙之路,让“沙窝子”变成“鱼米之乡”。如今的柳河两岸呈现出一副清水长流、河湖安澜、产业兴旺的生态画卷。在后新秋镇光伏治沙示范项目基地,光伏板下作物欣欣向荣,一排排光伏矩阵向远处不断延伸。利用国家鼓励能源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优势以及丰富的光照资源,彰武县乘势而上,打造了1.38万亩“光伏+”生态产业综合基地,不仅实现了沙化土地治理,更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民收入低、收入来源单一等问题。以光锁沙,破解生态矛盾,实现能源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沙地增绿,如今已成为彰武县的佳话。

“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这十六个字构成了彰武治沙精神。跟随治沙的足迹,实践队来到了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参观董福财纪念馆。董书记“一手扛铁锹、一手拎水壶”的样子似是一棵永不退缩的樟子松,扎根在彰武的沙土中,用生命筑起绿色长城。北甸子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达也提到,董福财的梦想是治沙、修路、致富,目前治沙、修路已基本完成,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致富,要实现从向生态要效益到向效益要生态的转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组织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人们心中种下增收致富之树。来到治沙学校,实践队员观看纪录片《彰武治沙》,曾经风沙肆虐,举目不见眼前人到如今林海镇守,风沙再难猖獗,惊人变化的背后,是一位又一位治沙工作者的前仆后继,是彰武治沙精神的代代传承。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固沙造林就是渗透在一代代彰武人骨子里的信念。后任接过前任担、群众听从党召唤,彰武人在战风沙的路上接力奋斗、无私奉献。为什么他们选择坚守,寸步不退?因为传承,因为热爱,因为信仰,他们甘愿把枯骨埋入无垠的沙海。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记者 文/郭心怡 田娅楠 代钰娜 图/赵轩 刘子凡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