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成长周刊 > 内容详情

济南小学生为社区服务提升支招

2022-08-25 15:25: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小学生放学后就只能待在课后托管班里?假期里的实践活动究竟怎样做才不流于形式?这个暑假,山大附中瀚阳学校连通家校社三方聚合“放学后的力量”,在不同年级开展了“妈妈讲绘本”“玩转跳蚤市场”“认识我的社区”等活动,开启了一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尤其是三年级开展的“认识我的社区”活动,学生们以学校为圆点逐渐辐射至周围各个社区,并选定其中一个社区为试验区,收集寻找社区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社区服务的提升改进支招。

今年暑期,适逢“双减”政策出台一周年,政策实施以来,不少学校都在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共育成为新的焦点。今年5月,山大附中瀚阳学校开始探索将课后服务活动升级为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将“培养社会情感学习能力”作为该项目的教育目标,以年级为单位确定活动主题,每次活动需至少覆盖1种符合该学段学生年龄特征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并至少运用1种家校社合作类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学校邀请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淼作为指导人,将“发现当前阻碍学生发展的迫切问题”作为开展家校社共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了解家长与教师对于“儿童成长发展”“家庭教育”以及“家校社共育”等多种话题的看法和感受,共收集教师问卷51份、家长问卷1135份,访谈教师和家长代表累计时长11.2小时,转录访谈资料17.1万字。“通过分析访谈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项目团队梳理出128个问题,根据问题选定明确的主题和改进目标,破除唯‘分数论’为理念,以‘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与社区合作’六种家校社合作类型,制定出六个活动形式,并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三项活动。”李淼说。

“认识我的社区”的项目是三年级暑期开展的一个实践项目。三年级三班贺雅淳小组将“如何解决社区访客‘最后一百米’难题”作为活动主题,聚焦外卖员找不到路送餐超时,亲戚来访易迷路等问题。“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了小区入口没有明显的指示标记牌,小区内部大路指示牌较少,居民楼上的楼号牌离主路较远且有遮挡、字体不明显等问题。”贺雅淳说,针对以上情况,他们找到物业人员反馈,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会根据学生提供的问题进行考察并及时更改。此外,其他小队还同时关注了如何解决小区里的安全隐患?垃圾分类、小区里能否设立共享自习室等问题,并逐一提出了合理建议。

学生们纷纷表示,虽然在走访和调查活动中,大家也经常被拒绝,但从未想过放弃,反而越挫越勇。“我们生活在这个社区,不光需要享受社区的服务,更应该成为社区服务的观察者和志愿者,为社区服务出一份力,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瀚阳学校校长董矛表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创建和维护一个有助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支持性环境,构建起儿童与成人的终身学习场,打通学校到社区、家庭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带动家庭和社区,使整个片区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能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新学期开学后,学校还将利用周末在社区开展活动,每个月开展一到两项。董矛称,活动本身不是他们的目的,而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校引领,建立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儿童友好型社区,构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思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