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高等教育 > 内容详情

于“无新闻处”找新闻

2021-11-11 19:26:0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秋高气爽的午后,我早早来到圣井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抱着对新闻的一些疑惑与寻找答案的期待,盼望着这场由山东商报杨芳记者主讲的关于《如何讲好校园故事》的新闻写作报告会早点开始。

前几日,我刚读完梁衡的《没有新闻的角落》,书中“没有新闻的角落”是指相对于光明日报北京总部而言,作者所驻的记者站——一个设在山西的边远小城。其实,我们所在的校园也很容易被学生记者视为“没有新闻的角落”,平静的校园中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两点一线的校园生活也让人感觉时间是在重复中向前,似乎无新闻可写。我也时常困于找不到新闻,因此杨芳记者报告中“怎么找新闻”成为我最关注的内容。

关于“怎么找新闻”,杨芳记者似乎并没有把它看做一个难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只要有人,有人在生活,就有故事。这让我想起刚读完的那本书,作者当时所在的记者站或许参与不了国际性会议,难以采访全国模范人物,但记者却在那“没有新闻的角落”中采访到了名不见经传的乡间赤脚大夫,挖掘到了村里养猪大王的秘密,向世人介绍了一位种植出一整片绿色海洋的造林功臣……

反观我们学生记者的采写工作,也应该在生活中多关注一些不同视角的小故事,比如报纸上曾经刊登的“宿管阿姨给学生织毛衣”的图片新闻,还有缘结排球、并肩作战的“排球宿舍”,都像是破开了一个小洞,让大家看到很多角落还藏着学校的另一种风景。这样的新闻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感,也让记者有种抓住新闻的满足感。这种机会虽说可遇不可求,但看似寻常的生活中其实就有很多可能性。我们不妨先从自己每天的见闻入手,如果校园里的一件事让我们产生了好奇心和分享欲,我们就可以想想,这些我们想要和朋友们分享的东西是否有新闻价值,以及应该怎样去切入。在大学校园中,看似是四年一轮周期性的重复,但每一年都有新面孔,也就有新气象,新故事。我们学生记者也可以让“没有新闻”的校园摇身一变成为具有学校学院特色、故事精彩纷呈的小天地。

除了寻找新闻,我更关心寻找到的新闻如何发挥出价值,这也正是在读《没有新闻的角落》时另一个更加令我困惑的问题。那本书是作者写其记者生涯开始时的经历,距今已有四十年。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时仰慕那个纸质媒体占据绝对话语权、却又一去不返的八十年代,回望现实又总是怀疑当下人们对于互联网中主流媒体“声音”之必需,在通讯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记者笔下的新闻又该如何在林立的信息丛中立足呢?

杨芳记者同样给出了我们答案:新闻该以“专业+专注”的操守、“用心+用情”的态度、“有事+有用”的定位、“流量+主流”的方法、“快+慢”的节奏来呈现。她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是一则山东小伙接父亲班下矿采煤九年后重返高考考场、并被山师大录取的人物通讯,想必即使没有新闻采写经验的人也能感觉出这个人物的报道价值,但杨芳记者似乎不经意的一句话——等到采访对象大四时,他们会再进行一次回访,了解他这四年是否真如当初采访时所愿,未来毕业后又有什么打算——让我深受启发。关注一个新闻人物并不难,但好的新闻并不只是追求一个有谈资的“现象”,把热点当做昙花一现,而是切实关注人物的成长变化。我也由此恍然大悟: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今天,新闻之“新”早已不在时速,而在于一种内在的,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吸引读者关注的品质。这种品质包括但不限于:站在群众立场而非报社甚至记者个人立场;出发点在于关注与解决问题而非追求噱头;不仅追求呈现新闻事实而更关注人的价值;字里行间体现出一种多数自媒体所缺乏的、沉稳凝炼又生动得体的气质。只有这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可以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丛中长青的。

至此,我的两个疑问在杨芳记者的报告会上得以解决:找不到新闻就去追问,这是对新闻“深度”的把握;要想写出新闻的“新”就要打磨新闻的内在品质,这是对“温度”的把握。杨芳记者对待新闻的积极态度让我备受感染,我们正需要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新闻处’找新闻”的精神。

在第22届记者节到来之际,这场报告会像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认识到新时代挑战下新闻所面临的新机遇,以及记者不可替代的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决心。

从报告厅出来,微风不燥,我抬头远远地望见,正午的阳光正照进每一个藏满故事和新闻的角落,走下台阶,我将带着今日的收获与感悟去寻找更多彩的校园故事。

山东财经大学学生记者 于子迅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邹元德
分享到: